锦富技术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窗口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的出台,将加快产品、设备更新换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将产生较大的需求空间,对公司相关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主业延伸和国家战略趋势为发展方向,继续深耕消费电子及显示行业,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依靠先进材料制造及高端加工双轮驱动。公司业务所属行业情况如下:

  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逐渐回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在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和国内消费需求反弹的驱动下,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89亿部,同比增长6.5%。2023年下半年的增长稳固了2024年的复苏预期,根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6亿部,同比增长8.5%,高于之前7.3%的预期。

  未来,在产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以及AI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智能手机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同时,未来高端手机内部结构将更加精密,市场对产品散热功能的需求也将随之提升,石墨烯具备极强的横向热传导属性,同时也具有轻、薄、可折叠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契合未来智能手机的需求,公司相应业务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2023年彩电市场整体销量情况并不理想,根据奥维云网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142万台,同比下降13.6%。但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出现了“新、高、大”等特点,即新技术、高清画质、“75+”大尺寸,这些变化将加剧中国电视行业的内卷,并助力行业获得更高的溢价,有望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根据奥维云网预测,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额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2.5%。

  在液晶显示技术不断发展及应用场景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供应国,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商业显示市场规模达637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市场的26.5%。其中大尺寸商业显示面板表现突出,86寸以上的产品出货量增长216%。

  中国商用显示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类显示和智能技术百花齐放,用户对智慧生活的理念和追求进一步深化,将催生各个智慧场景下商用显示的新产品和新生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将对公司的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达3.92万亿元左右。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落实与推进以及物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智能装备行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智能制造装备正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未来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新产能及新技术路线的投入将进一步驱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公司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装备业务能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旺盛需求将带动公司相应业务的快速增长。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锂电池承担着绿色可持续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被广泛应用于 3C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及储能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且保持较高的发展增速。根据EV Tank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202.6GWh,同比增长25.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435GWh。

  降本增效是锂电池行业永恒的主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续航、安全性、成本控制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在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密度、提升循环寿命与安全性的竞争将加剧,技术升级和国产化替代进程或将加速。目前,锂动力电池市场整体进入阶段性去库存周期,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已相对较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动力电池行业CR3超79%,CR5超88%。未来,在进一步产能出清和降本增效的趋势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以及利润重新分配或将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有竞争力的行业新进入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清洁能源装机比例的提升,碳酸锂价格回落提升储能经济性,储能锂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225GWh,同比增长 50%,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206GWh,同比增长58%,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由2022年的86.7%提升至2023年的91.6%。未来,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等细分领域国内集成商快速发展及在海外市场占有率的逐步提升,将进一步带动国内供应商出货占比提升,促进储能行业持续发展。

  消费电池是支持消费类产品物联网化、智能化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随着 5G、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蓝牙耳机、智能音箱、电子烟、车载记录仪、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多个消费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助推消费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在国家战略支持和产业格局调整的机遇下快速发展,并不断契合汽车整车的发展创新需要而进行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从4万亿元,4.28万亿元、4.61万亿元到4.9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汽车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可持续的战略新兴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85.7万辆,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提前完成2025年20%渗透率的目标。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并有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消费理念升级和技术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目的已从代步工具逐步向智能空间转变,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等诸多新的应用场景应运而生,据J.D.Power(君迪)数据,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配置的需求高涨,在影响购车决策的七要素中,汽车智能化体验占据了14%的权重,且有 24%的意向购车者认为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是其最重要的购车考虑因素。新能源汽车的诸多功能和应用场景尚在与消费者需求的探索和磨合期,新需求、新理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相应的汽车配套部件和材料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也将对产业格局、供应链、技术发展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过50%。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用电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后续电能替代潜力巨大,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动用电持续增长,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用电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未来,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相关行业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基于在消费电子元器件和液晶显示业务领域积累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经验,公司积极探索向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拓展,并不断深究新材料开发,进行产业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战略布局,业务涵盖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领域,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主导产品和服务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和BLU)及整机、消费电子元器件、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锂电池部件、汽车零部件、石油树脂产品、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等。

  2023年,公司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业务较以前年度有所恢复,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74%,毛利率也提高2.66个百分点。一方面公司对海康威视002415)等主要客户的销售额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持续跟踪开发的国内外客户开始小批量下单,预计2024年开始放量。此外,子公司江苏嘉视在报告期完成了相关客户和供应商的准入,于2024年3月建成投产,预计在2024年二季度末形成月产5万台显示器整机和8万台显示模组的产销规模。

  公司的消费电子元器件业务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及显示行业各类光学膜片、胶带制品及绝缘类制品的模切及精密金属结构件的加工,为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主要由分布于苏州、厦门、东莞和威海的子公司经营。报告期,受国内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低迷及部分下游客户向境外转移产能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虽然公司相关业务收入维持稳定,但毛利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公司向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转型布局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寻求模切及金属结构件加工业务通过业务配套或业务协同等方式为新业务开展提供助力。

  公司控股子公司迈致科技专注于为客户量身打造专业的电子、电器生产线上测试设备和相关服务,通过综合运用精密机械、伺服控制、机器视觉等跨学科技术,开发的电子智能检测设备,具备对PCB/FPC功能测试、Display屏幕测试、VR光学模组测试等相关行业全方位技术检测能力,以及配合客户需求的整线测试集成和精密模组自动化。本报告期,迈致科技克服国际形势变化,通过强化沟通和服务维护国外头部终端客户的订单体量,进一步拓展完善该类头部终端客户的产品类别及技术图谱,为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锂电池部件业务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制品、动力电池PACK包金属支架产品、储能电池CCS母排一体化结构件等。子公司厦门力富主营气凝胶隔热制品,其配备的标准化柔性生产线可满足不同尺寸产品的生产需要,制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是宁德时代300750)动力电池用气凝胶隔热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本年度对宁德时代供货量保持增长态势。子公司明利嘉主营业务由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进一步转向动力锂电池PACK包金属支架产品,对敏实集团等主要客户销售收入持续增加,锂电池部件业务收入在本报告期占其收入比例提高至50%以上。公司新设合资公司江苏美锦专业从事储能电池CCS母排一体化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江苏美锦拥有专利结构的预制线束型CCS产品较常规线束型产品在品质、可靠性、成本及后续模组组装效率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为终端客户打造集成、高效、可靠的电池组件产品,本报告期江苏美锦已实现向苏州精控、同启新能源批量供货。

  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车载氛围灯总成和石墨烯座椅加热产品。汽车氛围灯作为人机交互的情绪功能产品,在汽车智能化时代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汽车整车智能驾驶需求的不断提升趋势下,氛围灯正在从高价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并成为影响消费者购置汽车的重要因素。子公司锦联星专业从事汽车内四门、扶手、杯托及中控台的氛围灯组装总成业务,成立当年即通过了吉利汽车的严格审验,报告期已成功实现向整车厂供货。控股子公司苏州英硕专业从事石墨烯电热膜应用产品的研发推广,石墨烯电热膜具有出色的导热性能和电热转化率,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空间,较传统加热方式在热转换效率和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座舱加热提供更节能、舒适、健康的热管理解决方案。苏州英硕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车规级石墨烯座椅加热产品并已成功在通用别克GL8、吉利银河 L7等车型中量产应用。

  子公司神洁环保主要从事带电清洗、降温降噪及电力安装工程等电力设施配套服务业务,神洁环保的核心业务带电清洗利用公司自研的高分子清洗剂及专有带电清洗维护技术,实现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中高压线路及设备进行清洗维护;另一主要业务降温降噪主要针对居民区内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可以实现降低噪音的同时降低温升,较好的解决降噪和温控这一对矛盾,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报告期,神洁环保积极向上海以外的地区拓展带电清洗业务,在江苏、浙江、甘肃、山东等地成功竞得国网电力设施维保项目;同时发力各种电力工程土建及安装项目,工程施工类业务收入大幅增加。2023年神洁环保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6.76%,实现净利润8,284.58万元,同比增长52.95%。

  公司在消费电子元器件、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高端电子检测设备等领域深耕细作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项目经验,并不断积极探索新领域的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在研发制造产业链、生产工艺技术、产业链整合能力、渠道与客户资源、管理团队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近年来,公司基于传统业务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生产经验积极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目前已经构建涵盖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背光模组及整机、各类消费电子元器件、锂电池部件和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产业链,具有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能力优势,通过产品研发、工艺改良、生产自动化、服务优化等方面精进业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服务、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公司注重智能制造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并着力推进产品测试集成化、智能化,减少直接作业人员,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品质风险,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降低人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先后开发的反射遮光胶带套冲成型工艺、自动贴标打孔切片一体化工艺、超声波弯折工艺等业内领先的新型加工方式为产品制造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优良率。公司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涵盖了光学设计、模具开发、射出成形、机构设计等多项光学技术,对于不同机型不仅要求差异化光学网点设计,更需随时针对不同液晶面板产品外观而改变整体结构设计。子公司迈致科技开发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具有定制化程度高、研发难度大等特点,通过综合运用精密机械、伺服控制、机器视觉等多学科技术,具备对PCB、平板显示设备、功能性模组等相关领域全方位技术检测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新能源领域,子公司厦门力富依托其拥有的多项气凝胶封包专利技术以及多年沉淀的模切工艺,有效解决了气凝胶原材料在裁切及包封环节普遍存在的掉粉问题,在气凝胶隔热产品的加工工艺方面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子公司江苏美锦拥有专利结构的预制线束型CCS产品采用铝排+线束+塑料隔离板支架进行预组装后形成一个组合的方案,较常规线束型产品在一致性、可靠性、及后续模组组装效率等方面均有提升,较PCB/FPC方案CCS产品有成本优势,在储能电池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持续面临考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管理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在细分优势行业产品上下游与横向应用领域延伸齐头并进,继续深耕消费电子行业,并通过产业升级,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公司已通过自建、收购等方式切入新能源电池关键部件、车载氛围灯总成等赛道,目前已经形成了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相关子公司分别获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具备新能源行业相关产品的系统性生产能力,多个产品已经进入关键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并实现批量销售。

  目前,公司已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苏州、泰州,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东莞、长沙,环渤海经济区的威海以及海西经济区的厦门等液晶显示产业集聚区建立了研发、生产、服务基地,并且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凭借自身领先的研发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与众多行业先驱者共同发展,一方面深耕现有战略客户,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开拓新的优质战略客户。目前,公司为苹果、华星光电、LGD、海康威视、京东方、海信、立讯精密002475)、联创光电600363)、舜宇光学等一大批国际、国内行业领先的消费电子类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敏实集团、吉利汽车等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该等客户遴选合格供应商的认证程序较为严格且历时较长,通过其认证并批量供货后,业务稳定性、持续性较强。

  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企业持续发展、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管理经验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凝聚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换届选举进一步充实了管理团队实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4,294.60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2%;营业利润-26,481.5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1.08%;利润总额-15,913.32 万元,比去年同期减亏1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00.75 万元,比去年同期减亏 0.72%。报告期公司各业务条线收入均实现一定幅度增长,但消费电子行业和电力工程及服务行业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本年度新开展的部分业务未达量产规模导致毛利率为负,本年度公司各项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为 16.92%,同比上年下降了6.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报告期公司期间费用因各项新业务布局投入而大幅增加26.87%,其中管理费用增加26.82%,财务费用增加85.90%。此外,公司因迈致科技、奥英光电、常熟明利嘉三家子公司业务开展不及预期,本期计提商誉减值损失6,004.29万元;本年末未确认部分可抵扣亏损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本年度所得税费用达6,018.66 万元。综合以上因素,公司报告期亏损额较大。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持续面临考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管理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继续深耕消费电子行业,并通过产业升级,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依靠先进材料制造及高端加工双轮驱动,巩固在消费电子及显示行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切入新能源电池关键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赛道,以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公司价值。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稳步推进战略转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双轮驱动格局初现。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管理团队结构,通过换届选举进一步充实了管理团队实力,推动各项事业向新一级台阶迈进。此外,公司始终坚持“集中管控、专业经营、精细管理”经营模式,努力推进公司主业的提升和管理优化,持续完善安全、质量、环境、生产等经营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公司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同时,公司积极健全完善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公司坚持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的战略,持续优化团队,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优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管理和研发团队、电化学材料及高端粘结材料研发团队、储能系统开发团队等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公司新业务落地实施保驾护航。同时,公司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对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参加行业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行业市场情况和前沿技术。公司加大对研发费用、人才、场地、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投入,优化薪酬福利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从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丰富的制造经验、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卓越的交付能力,公司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具有良好的业界口碑。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着力开拓新的优质客户,促进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部件业务的客户认证,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完善公司产品矩阵,进而与客户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完成定向增发2.0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 7.38亿元,用于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石墨烯散热膜产业化项目是公司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布局的重要环节,项目产品“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具有机械性能好、导热系数高、质量轻、柔韧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新能源车载等领域,完全适配公司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行业发展新材料业务的发展战略。同时本次定增项目顺利完成,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大幅提升了公司资金实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团队上任以来确立了面向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在热管理材料、高端粘结材料和电化学材料三大应用材料领域转型发展,通过3到5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为新材料类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将持续推动“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价值,优化管理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客户、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鉴于公司多板块业务运营的现状,2024年公司将持续优化各事业板块的组织架构,提高各条产品线及业务线管理团队的运营决策效率,缩减无效的管理负担,不断优化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公司将继续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从全面加强对生产、采购、研发、运营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入手,通过工艺改进、技术革新以及自动化设备等方式降低成本,在生产制造系统持续推进精益生产模式,进行流程梳理和岗位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集中公司研发、市场、销售等力量,不断实现潜在客户的转化,持续深化服务重点客户,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重点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盈利能力较强产品的销售量及营收占比。

  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消费电子的深度融合,消费电子市场正历经新的发展阶段,客户对消费电子零部件的性能品质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在新能源电池及电动汽车领域,由于产业链上下游竞争日益激烈,对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都要求更高。在新材料领域,客户对材料的应用需求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客户对成本的控制日益严格,面对这些挑战,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做好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专注于工艺创新、自动化装备开发、产品设计创新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也将不断加强研发人员储备,引进各领域技术带头人,积极寻求与核心客户、高等院校等合作方联合研发,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和工艺改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为适应公司战略升级的需要,不断加大引进高质量人才的力度,有效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开辟多元化职业发展规划与通道,拓宽员工的成长空间。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转型升级不断深入,对公司市场开拓、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积极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完善公司的人才队伍;同时,将持续完善员工培训计划,着重在管理干部及关键人才、应届生、内训师方面加强培训培养,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公司将更加重视对优秀核心员工的激励,丰富员工薪酬及绩效激励的支付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024年度,公司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为250,000.00万元。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电子业务、新能源业务、电力工程业务、化工材料业务等。

  2024年度,公司费用(含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预计为43,000.00万元。

  为配合公司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公司计划于2024年度办理银行借款(发生额)等额人民币 120,000万元(借款方式包括人民币借款、外币借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融资租赁、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应收账款融资等),包括总额不超过等额人民币50,000万元的由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办理并由母公司为其提供担保的银行借款。公司年度资金计划执行期限为:2023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日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一日。

  公司上述2024年度经营计划的最终实现情况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司的上述年度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产业政策调整、行业趋势发生变化、产品与技术出现革新、迭代升级或其他各种因素。同时,石墨烯散热膜产品生产具备较高的技术及工艺要求,产线建成后需进行商业化生产的调试,产品的销售需取得下游客户或终端品牌商客户的认证,且认证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和无法通过认证的风险。上述因素或情况存在的风险将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计划、进度、投资规模等方面出现不利变化,导致项目实施效果低于预期,进而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审慎运用募集资金,积极关注募投项目相关产品的市场变化,定期分析募投项目的可行性,此外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加强技术提升,降低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为促进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积极布局,寻求新的增长点,近两年较多采用外延并购发展。被并购企业面临着宏观经济调整、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等经营管理风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则存在减值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投后管理工作,加强与被并购企业业务战略协同,强化管理团队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减值风险。

  近两年公司业务范围扩张较快,控股子公司数量稳步增加,且地域分布较广;不同子公司的业务领域、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存在差异,从而带来对子公司远程管理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的专业能力和有效授权机制,以公司总部为依托,按照职能划分各板块业务并进行分类管理,以上市公司管理标准强化各子公司管理模式升级,严格执行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督促各子公司落实内审整改措施,强化公司投后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强化子公司管理人员合规培训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子公司管理水平。

  近年来,公司所处的液晶显示模组及消费电子元器件业务领域,市场竞争激烈,这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形成压力,导致公司传统产品毛利率有逐年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采用产业升级、工艺改进、技术革新、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规模采购、快速响应、产品创新等措施,力求稳住并提升公司液晶显示模组及消费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同时持续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以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公司对客户的应收账款账期普遍较长,导致应收账款占用公司大量的资金,给公司的现金流带来较大的压力。若个别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不利的变化,公司的应收账款可能会产生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配备了专职财务人员管理应收账款,完善和细化了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销售人员的考核管理制度,同时,强化对客户信用的风险评估和跟踪管理,调整销售方式和控制销售节奏,努力控制好坏账风险。

  国家能源局:将不断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国家能源局:将不断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从业人员家属股票账户管控趋严?有券商发通知:员工配偶、父母不得在外部券商有股票账户

  已有1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36.72万股,占流通A股0.12%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75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05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15.78%,股份类型: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3-12-31)减少2265户,幅度-7.61%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