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 ——抓好全年经济工作之三

  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储热、储冷、储氢等技术。在新形势下,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机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截至去年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风电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据测算,206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将达数十亿千瓦。如果将部分电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存储在仓库中,用户要时送出去,不需要时存进来,便可保持电力系统实时平衡。储能设施就是这一个重要的“仓库”。

  随着发电量占比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需求越发强烈。在储能设施中,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成熟且经济的当属电站,但其对于地理条件要求比较高,建设周期长,难以灵活布局。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恰好与优势互补。

  专家表示,新型储能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迅速增长,其在促进开发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国网芜湖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潘文虎说:“近年来,安徽芜湖地区储能电站建设不断加快,去年芜湖市新增储能电站13个,并网容量达到22.73万千瓦。今年2月份,芜湖市各类储能电站就参与区域电网调峰50余批次,消纳新能源电量约650万千瓦时,为保障负荷高峰时段电网电力平衡和新能源电量消纳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专家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学技术创新,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间紧迫。

  202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在政策利好下,新型储能多元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新型储能日益成为中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培育新兴起的产业的重要方向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

  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型储能装机增长的同时,新技术不断涌现。去年以来,多个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0兆瓦等级液流储能项目、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落地实施,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态趋势。截至2023年底,已投运锂离子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将持续加大布局力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在产业引领方面,我们超前布局规模化压气蓄能技术,布局了一批创新示范项目。同时,我们专注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安全高效应用,并率先开展重力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积极地推进建设张家口300兆瓦时重力储能示范工程。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迫切需求,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仍需保持迅速增加。新型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调度利用水平偏低、安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各地能源主管部门的要求,不少新建新能源项目都配置了储能电站,但由于主动支撑等能力不够,商业模式不清晰、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利用率偏低。

  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管理方式、技术方面的要求、组织保障措施等内容,有望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将在电力调度、市场构建等方面对储能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新型储能作为工业化、产业化、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底色是创新。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表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仅应关注储能设备本体的技术性能,更应注重系统化思维,智能化控制、智慧化运营。应在储能设施运行的智能控制和电力市场报价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的发挥储能的灵活性调节价值,实现高效率运行、高收益运营。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建议,应考虑我国国情及电力市场发展阶段,加强储能政策顶层设计,开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场景及成本补偿机制研究,探索解决制约储能发展瓶颈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蒸蒸日上,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